中国首个大规模结直肠癌患者诊疗现状调查中期结果发布
百色飞扬减肥网
2021-01-20 08:19:06
9月16日,在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人民日报健康时报主办的第四届国之名医盛典上,中国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诊疗现状调查中期结果正式对外发布。该项目由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河南省肿瘤医院等共同发起,是目前全国首个且唯一的大样本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诊疗现状调查。
乔友林教授在第四届国之名医盛典上介绍中期调查结果“项目计划在全国7大地区共19家调研中心纳入结直肠癌中晚期患者4410例,截至2020年7月31日已完成50%的入组目标,即2299例患者调查,其中肿瘤专科医院1403例,综合医院896例。均为一对一床旁问卷调查。”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乔友林教授指出,该调查通过就医及治疗状况、生存质量、心理感受、治疗引发的患者负担等方面,全面了解中国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诊疗现状。
64%的患者不了解结直肠癌高危因素,85%对早期筛查缺乏认知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人数位列恶性肿瘤第三位。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肿瘤登记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新发结直肠癌约38.8万例,因结直肠癌死亡的患者数约为18.7万人。
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会长史安利发言 健康时报记者牛宏超 摄“调查发现,得病前,超过一半(64%)的患者完全不了解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85%的患者不了解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知识;97%未做过肠镜筛查,其中86.5%的患者未做肠镜筛查的原因主要是不知道需要定期做肠镜筛查。”作为项目发起方负责人之一,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会长、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主席史安利指出,我国结直肠癌患者对疾病各方面的认知水平低,很多出现了症状才去医院检查,一检查就是中晚期。
中期调查结果也应证了这一现实,数据显示,85.8%的被调查患者首次就诊原因是发现便血、严重腹泻或腹痛等疑似症状、7.3%患者是在诊治其他疾病时发现异常,仅6.9%是体检时发现疑似症状。这也导致大部分患者首次确诊时已到了中晚期。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沈琳教授发言 健康时报记者牛宏超 摄“调查结果显示,首次确诊时,83%的结直肠癌患者都处于中晚期,且44%的患者已经出现了肝、肺等部位的转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沈琳教授指出,与欧美一些国家相比,我国结直肠患者确诊时为中晚期的比例更高,且发生转移的患者较多,给治疗和预后带来了很大挑战。
“因此要提高公众对结直肠癌高危因素的认知,提高早筛意识,进而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史安利强调。
RAS检测率仅19.1%,精准治疗需提升
目前结直肠癌诊治强调“精准治疗”,靶向治疗能给大约一半的患者带来更长的生存机会。在结直肠癌患者中,有50%的RAS基因状态为野生型,对于这部分患者一方面本身可能具有比较良好的预后,另一方面还能通过使用特定的靶向药物(如抗EGFR单抗)来进行治疗,从而获得更多生存获益。
2018年发布的《结直肠癌分子生物标志物检测专家共识》中,推荐对临床确诊为复发或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患者,进行RAS和BRAF基因突变检测。结直肠癌疗效预测和预后评估分子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对临床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因此,患者一经确诊,就需要明确基因状态,避免延误治疗。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RAS检测率仅为19.1%。相比之下,两项国外研究显示,意大利的检测率为35.1%,美国的检测率为41%,我国结直肠癌患者基因检测率明显低于国外发达国家。所以不管是从医生,还是患者角度,基因检测意识都需要提高。
靶向药的应用某种程度上能体现精准治疗在临床治疗中的实践情况。从此次调查来看,结直肠癌患者靶向药使用率仅37.3%,其中一线治疗时EGFR药物的使用率仅占靶向药物使用的36.1%。
“结直肠癌的精准治疗理念亟需进一步提高。”沈琳教授强调,“我们知道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越到后线%的患者反馈诊疗过程中医生没有推荐使用靶向药物。如果在早期选对治疗方式及药物,就会延长患者生存期及提升生活质量,不一定需要二线及后线治疗。”
防治关口前移,优化诊疗模式,减轻疾病负担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教授发言 健康时报记者牛宏超 摄“从整体医疗花费来看,确诊时中晚期患者比例高,国家的医保负担也会增加。这点需要关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教授表示。
结果分析表明,随着结直肠癌病情发展,如首次就诊、首次确诊、首次治疗、二次治疗、复发转移后治疗等,选择到省会城市医院和省会以上医院就诊的患者逐渐增多。“由于地区医疗资源不均衡,大部分患者都有多次转诊的经历,由此产生的额外医疗花费也会给国家医保资金造成压力。”李玲表示。
报告显示,被访问的患者中44.1%有城镇职工保险,36.3%为新农合医保,18.8%为城镇居民医保,6.9%为大病医保,5.8%为商业保险,商业保险覆盖率低。通过提高商业保险覆盖率,帮助患者减轻负担,或许可以有效填补医保不能涉及到的部分。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要求,到2022年和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分别不低于43.3%和46.6%。“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是普及健康生活知识,降低发病率,同时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采用精准治疗方式,如结直肠癌靶向药物治疗等,让老百姓少得病,得了病后有保障。”李玲表示。
中国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诊疗现状调查中期结果发布媒体沟通会 健康时报记者牛宏超 摄此次调查显示,由于对结直肠癌高危因素认知及疾病早筛认知的不足,患者确诊时大多已处于中晚期,严重影响了后期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另一方面,即使在患病之后,也有44.3%的患者很少去了解治疗结直肠的医院及科室信息。
结直肠癌患者的疾病信息获取渠道有限,通过网络难以获得权威且通俗易懂的疾病相关知识。因此,对公众及高危人群的疾病知识教育任重道远。会上同步启动“结直肠癌防治知识科普行动计划”,希望联合结直肠癌领域权威专家,借助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等权威平台,向公众传播结直肠癌防治权威的、患者看得懂的科普知识,提高对结直肠癌的认知,共同助力癌症防治。
(原标题为《中国首个大规模结直肠癌患者诊疗现状调查中期结果发布》)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推荐
- 最难吃的月饼除了五仁还有它……
- 羊肉时蔬饼:羊肉蛋白质含量高,
- 一运动就头晕想吐!请勿忽视怒责
- 血糖高的人,睡觉会有这4种表现
- 秋季天气干燥要多补水?中医教你
- 农村3大野菜,食用药用均可, 可
- 70岁老爸最会做丸子,Q弹脆嫩无添
- 别再吃红薯藤了,试试萝卜缨,搭
- 摔倒后,怎么正确爬起来
- 秋天要坚持吃3种食物排毒养颜、
- 大康中医儿科:自闭症≠性格孤僻
- 早上喝杯酸奶,其实不少人吃错了
- 6月龄以下儿童如何预防流感
- 人到中年想长寿,推荐多吃3种食
- 4种护血管食物别再不想吃,净化
- 知道为什么掉头发吗?
- 好食物真的别浪费,清除血管血液
- 3种食材天然“补肾高手”,日常
- 脂肪,很多人都讨厌,但是缺少脂
- 90后小伙中风偏瘫!医生:中风已
你可能会感兴趣的文章
- 摔倒后,怎么正确爬起来
- 大康中医儿科:自闭症≠
- 4种护血管食物别再不想吃
- 好食物真的别浪费,清除
- 3种食材天然“补肾高手”
- 会露馅的饺子?大叔教你
- 保护口腔健康,听进去这
- 做面包时加入这酱料,咸
- 豆腐和它随手一炒,做出
- 塑心学堂 关于心脏支架,
- 痛心!济南6岁幼童患白血
- 三个经典动作,疯狂燃烧
- 肝功能受损,身体出现2黄
- 金秋岂能不吃蟹?4种蟹的
- 一觉醒来难以动弹,“鬼
- 乙肝替诺福韦回顾性研究
- 秋后转凉,鸡鸭鱼肉靠边
- 想要练出雄壮背部?2个超
- 35岁妈妈早衰掉发,竟是这
- 大伯腰腿疼痛数月,竟是